字型大小
佛說處處經白話註解(十六)
佛說處處經白話註解(十六)
藥師山通訊 第90期
佛說處處經白話註解(十六)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藥師山 紫雲 白話註解

【經文與註釋】

佛說生死勤苦三惡道事。有黠人意解。便取阿羅漢。雖作阿羅漢於中最尊。所以者何。用前世行菩薩道五百劫。有慈心欲度十方人故。雖得阿羅漢智慧。能曉方俗語。初為阿羅漢時。不能自覺前世菩薩。佛便說佛功德。復為說阿羅漢功德。爾乃知佛功德大。便自悔欲轉意取佛。佛言己得阿羅漢道。不可復得轉。便自悔言。我何愚癡正取阿羅漢道。佛便為解意。汝智勝餘阿羅漢智慧不及佛。阿羅漢自斷苦不斷他人苦。佛本行自斷苦亦斷他人苦。是故不!

◎生死勤苦三惡道事:生死輪迴,人間苦多,且輪迴三惡道之事。

◎有黠人意解:有聰明人意識了解。

◎能曉方俗語:了解知曉世俗度生之語。

◎阿羅漢自斷苦不斷他人苦:阿羅漢自己斷苦,但不斷他人苦。

◎佛本行自斷苦亦斷他人苦:佛本願修行自己斷苦,且亦斷他人之苦。

【譯文】

佛說人有生死及人間生活苦多,且因業力又輪迴三惡道之事。故有聰明人即以自己意識了解以修阿羅漢道,如此修成作阿羅漢,以為是人中最尊貴受天人供養。為什麼呢?因為這樣的阿羅漢前世已經行菩薩道五百劫,且具慈心,也度十方眾生。如此才得阿羅漢智慧,也了解知曉世俗度生之語(此應該是迴心大阿羅漢或尊者之願)。

初為阿羅漢時,不能覺受前世已經做過菩薩道的事。當佛說佛功德又說阿羅漢功德,此時知佛功德最大,便自己懺悔轉心意修佛道。佛言已證阿羅漢道,不可能轉變,便自悔為什麼當初愚痴以修阿羅漢之法。佛了解安慰便說明,阿羅漢智慧很高,比佛差一些。阿羅漢自己斷滅苦,但是不幫助他人斷苦;佛不但斷除自己的苦,還有法可以斷除他人苦,故佛與阿羅漢二者是不能作比較。

【說明】

佛依根器不同故教法不同,小乘法聲聞緣覺法修行主要以十二因緣及苦集滅道之斷滅法,可以證到四果阿羅漢,不再輪迴世間,當再發渡生之願,是以助眾生入空性為主,即轉成迴心大阿羅漢或尊者。

大乘法菩薩道以如幻法修行,自己學習解除苦惱,並發菩提心助眾生解苦惱,故修菩薩道學習無量多的方便法,其實最後成就自己的菩提、種智及蓮花,此為成佛必須的過程。

【感言】

1. 小乘心因度生願力不足,學習時先找自己有能力之事,再發願行事。

2. 大乘心因學習發願本身會熱忱行事,但須依律依規行事。

3. 因根器不同、行事風格差異。建議此二種方式但都須尊重道場及法界律規。

【結論】

1. 無論大乘、小乘、凡夫,只要誠心恭敬諸如來、佛、菩薩、金剛、護法,心存善念、次第修行,必為佛之慧光照諸暗,沒有分別、普照大地,最後眾生都可依願成就菩提。

2. 由此文中了知阿羅漢已修五百劫菩薩道,佛是行願更久以菩薩道渡生,故二者最後本尊及意身生之相不同,故佛有佛髻及蓮座,行如幻種智度生。

佛說處處經白話註解(十六)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藥師山 紫雲 白話註解

 

財團法人新北市私立藥師山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
新北市平溪區平湖里石硿子36號    電話:02-86352082/0988-143394
版權所有   請勿轉載、摘截任何本站文章 

Line Q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