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型大小
佛說處處經白話註解(三十五)
佛說處處經白話註解(三十五)

藥師山基金會會訊 第1期

佛說處處經白話註解(三十五)

█藥師山 寶雲居士


【經文】

佛言。有一比丘。到優婆夷家分衛。見端正好比丘。便生邪念因起。優婆夷即取飯具與之。比丘便捨去。我不應受人施。優婆夷便報之言。己有悔意可受施耳。優婆夷復報。比丘便受。佛言。譬如人有惡即覺罪滅。比丘受施無有罪。佛告諸弟子。能計空制意。如彈指頃。即可得道。

【註釋】

◎優婆夷家:女居士家。

◎分衛:受施食分享。

◎見端正好比丘:見比丘相好端正。

◎便生邪念因起:便生起邪念。

◎取飯具與之:取飯送之給比丘。

◎便捨去:即便離去不受此優婆夷之食物。

便:立刻

◎有惡即覺罪滅:有惡心須覺之即懺即悔即罪

滅。

◎比丘受施無有罪:比丘受施食即無罪。

◎能計空制意:能修空性或制第七識心。

◎如彈指頃:傾刻間。

◎即可得道:得道法可修行成就。

【譯文】

佛言,有一比丘,到優婆夷女居士家托缽,見比丘相好端正,便生起邪念,女居士即取飯奉送給比丘,比丘即便立刻離去不受此女居士之食物,女居士再次說明且有悔不該有此念,比丘即接受食物。

佛言,如人有惡心須覺之即懺即悔即罪滅,比丘受施食即無罪,佛告諸弟子,若能修空性或制第七識心,傾刻間即可得道法可修行成就。

【說明】

早期釋尊有定律,一般比丘出外托缽一行是二及三人一組。因慈悲心不願影響居士生活,也因非單獨一人故可以避免因接觸、由妄心生邪欲念。出家及在家除了戒貪瞋癡,還須守兩性分寸行為即須守情緣戒及不放逸戒。

自己須制第七識心即制心,制止第八識種子流出到第七識,如此能制服起心動念心即可克制妄心。

【感言】

名利心驕慢心已經不容易制止,而情淫事更難不動心,此確是修行人殺手及面對之考題,不可不慎,須戒之慎之。

若黏著情執後必輪迴不止,情種面對情境須發,情債終須還,故無法永住淨土及證菩提。

【總結】

四分律之佈薩中有多條說明情淫分寸,不放逸行為及行事準則,此戒行律儀依戒而行、依律而行,免於落入輪迴,更於起心動念學習克制妄心。

藥師山居士有情緣戒,依止此戒,不隨便攀緣,以道心道業行之,自心如此學習趨向自在無礙、心不被困著。

佛說處處經白話註解(三十五)
█藥師山 寶雲居士

 

財團法人新北市私立藥師山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
新北市平溪區平湖里石硿子36號    電話:02-86352082/0988-143394
版權所有   請勿轉載、摘截任何本站文章 

Line Q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