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型大小
佛說處處經白話註解(三十七)
佛說處處經白話註解(三十七)

藥師山基金會會訊 第2期

佛說處處經白話註解(三十七)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藥師山 寶雲居士 白話註解


【經文】

佛言。有比丘行道得一禪。自言我得道跡第一禪福。上生第七天上壽一刼。得二禪自計得斯陀含。第三禪福。上生十五天壽八劫。得四禪自計我得阿羅漢。今我何故不得生第十九天上壽十六劫。作是言已。便言。佛為兩舌耳。即時從天墮地獄中。不覺失天上壽便受地獄罪。譬如世間人得珍寶。一日為火起盡燒之。人生惡意為橫燒善意。

佛言:人善惡相隨無有解以。唯得道乃離俗耳。

【註釋】

  • 行道得一禪:修行證一禪是須陀洹。

  • 自言我得道跡第一禪福:自言得道且自說是福報第一禪。

  • 得二禪自計得斯陀含:二禪自計自說應得斯陀含。

  • 第三禪福:計算第三禪福報得阿那含。

  • 得四禪自計我得阿羅:得四禪自計自說我應得阿羅漢。

  • 便言:言佛隨便說及隨便起念說。

  • 佛為兩舌耳:兩舌是亂說之意。

  • 不覺失天上壽便受地獄:不覺之中已經由天界墮地獄之果報。天上壽:天界福報。

  • 為火起盡燒之:如同以火燒壊寶珠。如同嗔恨業燒毀功德。

  • 人生惡意為橫燒善意:人的惡意一定會燒毀了善意念。橫:一定。

  • 人善惡相隨無有解以:人的善惡心念及善惡行為,沒有方法可以解除。相:是善惡行為。

  • 唯得道乃離俗耳:唯有修行才能解除世俗之惡心。

  • 惡行以離世俗之行為:由修行其惡行為才能離開,惡行為是世俗之行為。

【譯文】

佛言,有比丘修行證一禪是須陀洹,自言得道自說是福的第一禪,應可上升第七天。得二禪自計自言自說應得阿那含。計算第三禪福之福報是須陀含,應上生十五天壽八劫。得四禪自計自說我應得阿羅漢。今我為何不得生第十九天上壽十六劫?比丘便說隨便起念說,佛為是兩舌亂說,比丘不覺之中立即由從天界墮地獄果報中,從此神通失去,也失去天上壽天界福報,便受地獄之罪。

譬如世間人得到奇珍寶物,一旦為火起即燒盡寶珠即如同嗔恨業燒毀功德,人的惡意一定燒毀了善意念。佛言,人的善惡心念及行為,沒有可以解除,唯修行才能解除惡心念,由修行其惡念行為能離開,惡行為是世俗之行為。

【說明】

由比丘自己沒有修證實證,却說佛是亂說,此是不好行為,其果報則神通消失,不能受天界之福却受地獄之果。

【感言】

當自己行為身口意有失,致使神通消失及淹流修行者,須懺悔自心之業及改過行為之過失。

修行人不要以意識心計算福報,只有努力行道不計較不執著即自有福種,若計算計較即執著則是貪著,此非福種却轉成貪種,戒之慎之。

【總結】

心念的善念增加惡念止息及起心動念行善,須由修行消業修清淨心起修。

清浄心增加即覺性增加,以慈悲利益眾生,清浄心才能有覺受之神通力,若心生驕慢及不浄生垢染心,其果報神通失去,那是無法度生。

佛說處處經白話註解(三十七)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藥師山 寶雲居士

 

財團法人新北市私立藥師山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
新北市平溪區平湖里石硿子36號    電話:02-86352082/0988-143394
版權所有   請勿轉載、摘截任何本站文章 

Line Q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