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型大小
大乘以般若波羅蜜多為依入一乘法
大乘以般若波羅蜜多為依入一乘法

藥師山基金會會訊第10期

大乘以般若波羅蜜多為依入一乘法


█藥師山大善知識 寶雲居士


一、前言

  自唐烏巢禪師及諸大師到現在無數眾多修行人,學佛時由初入佛門到大師成就者,多數以持心經開始。
持誦此二百多字的經文時,筆者深深如實覺心經是藏寶圖,如實修如實作一門深入修證,終可證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其內容涵蓋空、摩尼清淨、佛智、種智、空相不二。內觀則包括空觀、假觀、中觀,
  又說明十般若波羅蜜多的次地重要,最後安住自心入摩尼清淨處(清淨心),並以願力依佛力修一切種智、
證應化身度生於一切處,即實證菩提真如種智,成就佛心佛智佛身應化身。
我們大家發心依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可由大乘法入一乘法修行,實則是證一切智及一切種智,
以應化身入各處度生無礙。此為成佛究竟法,此是真實法,多不可思議呀!故曰是一乘道。
三世諸佛都是如是修如是證,簡而言之,即是透過十般若波羅蜜多內觀轉變內心識種成福種、智種。
必須破無始無明、離垢消業、識種除垢。歷經三大阿僧祇劫才能完成由智種集合成種智、成就佛身及佛事業,
由一切種智現應化身度生無礙。所以每部經說出修行時是由大乘法修行以十般若波羅蜜多為依,
以此入一乘法此是究竟,也是必經之路。   如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色不亦空。空不亦色。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真實不虛。
  如勝鬘經:世尊。無異波羅蜜。無異攝受正法。攝受正法即是波羅蜜。世尊。攝受正法與修持波羅蜜一樣。
此亦是正法
  期許有緣同修了解心經經文及般若波羅蜜多的重要,此是正法行願安心,安住依次地行早證菩提。

二、方法

問:怎麼修?怎麼入門?
答:以奢摩他入三昧定,離心意意識持咒念佛號及一門深入是做功課修行必要過程。請參考圓覺經及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以持咒或持佛號,離心意意識、離一切相及不執著心入摩尼清淨處及入「空」處,此為第一義處。

解釋

  入摩尼清淨處:
摩尼清淨處:清淨心。無生無滅、自性清淨、寂靜涅槃。又名月輪或名不空如來藏。
  入「空」處:
「空」處: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十方圓明,又名日輪或名空如來藏。
  摩尼清淨處「空」處結合成大菩提或大菩提幢,即日月輪起相用,相遍一切處。
意指成佛時,自心證安住摩尼清淨處。摩尼清淨處清淨心轉識成智成不空如來藏。與空性所依現空智曰空如來藏。
此二者和合起用即是日月輪,即是大菩提幢。起動日月輪光中化佛無數億

三、主旨   修行依十般若波羅蜜多修。以大乘菩薩道入一乘法佛道。起用日月輪。
說明
  人間即是修心道場。由人間事及境中,以善行善念離業及垢中修清淨心。
  以持咒或念佛號,以奢摩他三昧定中離心意意識,保持安住心、清淨心不受染著入寂靜摩尼清淨處。
  依心經所述修行方法。離一切相。入摩尼清淨處。無智亦無得是指證正智,如如。現種智故現妙有。

四、內容

(一).大乘法十地簡介

說明各種次地名稱、心地的條件、心地具有能力, 最後十地福種慧種俱足圓滿佛心。
初地歡喜地佈施 檀波羅蜜利益心
二地 離垢地 持戒 尸羅波羅蜜 柔軟心
三地 發光地 忍辱 羼提波羅蜜 隨順心
四地 焰慧地 精進 毘梨耶波羅蜜 調伏心
五地 難勝地 禪定 禪波羅蜜 寂靜心
六地 現前地 智慧 般若波羅蜜 寂滅心
七地 遠行地 方便 方便般若波羅蜜謙下心
八地 不動地 願般若波羅蜜 潤澤心
九地 善慧地 力般若波羅蜜 不動心
十地 法雲地 智般若波羅蜜 福慧種俱足不濁心
十一地 善淳地 一切種智 一乘法 圓滿菩提心


解釋

  十地法雲地:
即是福慧俱足。以智種及種智現莊嚴佛身安坐大寶蓮花座上。接受諸佛灌頂授記,此時成就即名菩薩摩訶薩。
  十一地善淳地:
圓滿菩提心。因度生願力廣大增長,故現一切種智現一切相,如此度生能滿眾生願,此時成就即名應化身化佛,是究竟一乘法。
說明
  六般若波羅蜜多是福修轉心調心,又名般若本義。
由初地開始地地增加,依佛教導學習佈施的悉壇法,由此轉心念,離心意意識、離一切相,由此消識種業垢轉福種修。
由戒行修慈悲忍辱。以念佛持咒曰精進。調伏妄心入定奢摩他曰禪定心。內觀度生智慧現曰般若。
由定中現內觀不著一切相。依佛力加持中學習度生接引眾生滿眾生願。
  四般若波羅蜜多是除垢修智種種智,又名般若廣義。最後現大菩提幢。
  七地須發願及度生不退轉
  八地願般若波羅蜜。主要是妄心除垢衣現琉璃清淨離垢心。可以以如幻度生
  九地力般若波羅蜜。主要是破無始無明,識種子除垢及轉識成智。於塔中修智種子。學習以自力智種種智度生。此時無無明盡亦無老死盡。
  十地不濁心又名智般若波羅蜜。識種完全轉識成智,是經典所曰摩尼清淨處清淨心、自性清淨、寂靜涅槃、常樂我淨、虛空、月輪。
  一乘道一切種智現一切相。
以佛身起日月輪光中現應化身諸化身菩薩。佛心安住寂靜涅槃常樂我淨中。此時現大菩提幢已經無分別妄心。妄心完全成真心佛心。

(二).以下計十種淨地方法

有如下十種淨地法成就
  初地,善知諸地障:了知每一地時心的障礙。
  二地,善知地成壞:了知每一地時心如何解決障礙。
  三地,善知地相果:了知每一地時心成就所顯現的 相狀。
  四地,善知地得修:了知每一地時心如何修持。
  五地,善知地法清淨:了知每一地修法清淨。
  六地,善知地轉行:了知每一地如何度生。
  七地,善知地地處非處:了知每一地心的狀態安住何處。
  八地,善知地地殊勝智:了知每一地心具有殊勝智慧。
  九地,善知地地不退轉:了知心到不退轉時的境界。
  十地,善知淨治一切菩薩地:了知菩薩果位時所具有的清淨心,並有處理解決菩薩的問題。
  十一地,乃至轉入如來地:最後了脫三界煩惱,菩薩道圓滿俱足入佛地修行。

說明

  初地到十地學習過程是以境及事測出心及心量。唯有依願力信心行菩薩道不退轉可以完成。
  內心深處由皈依、戒行、懺悔、度生、面對事及境不退失堅定如金剛。得佛力加持能入正八地修持。
九地入塔修一切智種未來成就一切種智。塔中以曼荼羅修多羅滿眾生願,也成就一切種智。塔又名壇城不可思議處,
具足成就諸佛一切智種子。
  十地可以成就佛身之處。菩薩道道種智成就了佛心佛身如此究竟圓菩提行處。故最後以一乘入如來地,
以應身化佛光中現無量化佛度生。

五、依楞伽經說波羅蜜多

(一).六波羅蜜滿足得成正覺。何等為六。佛告大慧有三種分別。世間。出世間。出世間上上。
解釋

  六波羅蜜: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世間:好人好事。善心善念。有相佈施及關懷。志工及其他。
  出世間:小乘法。聲聞苦集滅道。緣覺十二因緣法。
  出世間上上:大乘法及無上大乘法。
  解脫成佛三種法,即三昧中修空性無願無作。
  出世指了脫生死。上上指一乘,即無上大乘法。
說明
  修行以六般若波羅蜜多即此六種,即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以三種解脫:空性、無願、無作,可修成佛正覺。

(二).大慧!世間波羅蜜者。我我所攝受計著。攝受二邊。為種種受生處。
樂色聲香味觸故。滿足檀波羅蜜。戒忍精進禪定智慧亦如是。即凡夫神及生梵天。
出世間波羅蜜者。聲聞緣覺攝授涅槃故。行六波羅蜜樂自己涅槃樂。
出世間上上波羅蜜。即覺自心現妄想量,攝受及自心二故。不生妄想。
於諸趣攝受非分。自心色相不計著。為安樂一切眾生故。生檀波羅蜜上方便。
解釋
大慧!世間波羅蜜者。我我所攝受計著。攝受二邊。為種種受生處。
樂色聲香味觸故。滿足檀波羅蜜。戒忍精進禪定智慧。亦如是。
即凡夫神通及生梵天:大慧!世間法波羅蜜修行者。執著有我及我所佈施攝受眾生以有及無的分別心。
此落入執著有相佈施處。且以色聲香味觸覺受法樂故滿足五根快樂。曰滿足檀波羅蜜。 即初地佈施法。戒、忍、精進、禪定、智慧亦如是。如此即是凡夫神通現及因福修生梵天。
此是初入佛門修行者。   出世間波羅蜜者。聲聞緣覺攝受涅槃故。行六波羅蜜樂自己涅槃樂:出世間波羅蜜者。
因聲聞緣覺攝受執著有涅槃之故。行六波羅蜜樂於若入第六識伏煩惱滅一切意願執著有涅槃處受涅槃樂。
此是小乘根器修行者方式。
  出世間上上波羅蜜,即覺自心現妄想量,攝受及自心二故。
不生妄想。於諸趣攝受非分。自心色相不計著。為安樂一切眾生故。生檀波羅蜜起上方便:
內觀覺受現自心妄想幻境,此是由能攝所攝及自心故所現和合相。
若是能持咒持佛號以離一切相及不執著心而不生妄想。
此是入諸趣入各道及所受所現是以安樂滿願眾生。此曰檀波羅蜜又曰悉壇法。
由因自心已經離五蘊不執著,故能安樂一切眾生故。生起離心意意識,
以非意識心行方便般若波羅蜜度生。
  非分:相同。
  上方便:離心意意識離意識心離一切相入摩尼清淨處行方便般若波羅蜜度生。

說明

大乘初地菩薩開始依次地以悉壇法滿願眾生。故應以離意識心此方式行出世間上上波羅蜜度生法。
次地過程如下文。
(三).即於彼緣妄想不生戒,是尸羅波羅蜜。即彼妄想不生忍知攝所攝,是羼提波羅蜜。即初中後夜精勤方便,隨順修行方便妄想不生,是毘梨耶波羅蜜。
即妄想悉滅壞,不墮聲聞涅槃攝受,是禪波羅蜜。即自性妄想非性,智慧觀察不墮二邊,
先身轉勝而不可壞,得自覺聖趣,般若波羅蜜。

解釋

  即於彼緣妄想不生戒,是尸羅波羅蜜。(二地持戒):二地持戒不以緣妄想說戒,即是於三昧定中離心意意識說戒。
  即彼妄想不生忍知攝所攝,是羼提波羅蜜。(三地忍辱):三地忍辱不以妄想說能攝所攝之事及境,三昧定中安住離心意意識現事及境。
  即初中後夜精勤方便,隨順修行方便妄想不生,是毘梨耶波羅蜜。(四地精進):四地精進於一天行三坐,三昧定中以離心意意識隨順眾生方便法度生使眾生離苦安樂。
  即妄想悉滅壞,不墮聲聞涅槃攝受,是禪波羅蜜。(五地禪定):五地修持禪定不墮聲聞入般涅槃第六識。三昧定中以離心意意識不起妄想。離第六識名相妄相。
  即自性妄想非性,智慧觀察不墮二邊,先身轉勝而不可壞,得自覺聖趣,是般若波羅蜜。

(六地智慧):六地智慧即內觀不墮有或無,三昧定中專心持咒,三昧定中觀自性現相此
非自性妄想性質,由此現意生身,由此意生身再入上上波羅蜜入般若廣義,即入第八識心修識種。

六、結語

(一).出世間波羅蜜:
  又名般若本義,此時菩薩道以悉壇法方式由度生福修持戒成就菩提菩薩道道種智。
  出世間波羅蜜即前六地的菩薩所修的六波羅蜜多(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能修成金剛心菩薩(指初地至十地時,於佛道心不退轉的菩薩)。

感言

  正初地菩薩即開始真正離心意意識修悉壇法,即佈施波羅蜜。學習能以不著相佈施(慧),
也就是初地金剛心菩薩的層次。
以無相及法佈施持咒可以達到我空、法空的高層次心境界。
  世間即是道場,境界中老實持咒持佛號。自心離心、意、意識即是入摩尼清淨處、清淨心。
  同修在社會關懷服務學習「無佈施的我、無佈施的對象、無佈施的物品」,
此是以除驕慢心及増福以慈悲修為學習發菩提心方法。
(二).出世間上上波羅蜜:

  即大乘菩薩道的上上般若波羅蜜,又名大般若,又名般若廣義。
  各地修行要旨簡介如下。此時第八識清淨已能入摩尼清淨處。
  七地菩薩:
修方便波羅蜜。皈依佛菩薩的教導以各種方便波羅蜜度生。因眾生多及度不盡而心生退轉(沉空難)或
遇困難陷於無奈。因遇困難及無力感陷入沉空難。須再次發願以信心回歸初心且願度生心不退轉。
七地又名遠行地。再次發願皈依。依佛教導示教利喜。
  八地菩薩:
修願波羅蜜。觀如幻慧觀,現琉璃無垢心如明鏡。由明鏡中現如幻夢相。此曰如幻法度生。
八地又名不動地。修妄心除垢衣能離心垢染,現清淨不動心如明鏡現真心。以如幻法度生。
  九地菩薩:
修力波羅蜜,依佛力加持修智種漸漸能自力度生。過往恆長期是依佛的神通力願力成就度生。
此期以修自覺聖智。以自力智種種智起幻化法度生。但須發願及入塔中修聖智行。如正智。智種。真如。種子轉識成智種。聖智智種種智成。 九地又名善慧地。修智種。轉識成智,破無明及種子消業垢及心除垢衣。修智種成就。即入塔入壇城修曼陀羅及修多羅。
  十地菩薩摩訶薩:
修智波羅蜜。指修智種及種智波羅蜜,以清淨心行種智幻化成佛身,完成以願成就十地的金剛心菩薩。
能以種智幻化佛身成就。 十地又名法雲地。現菩提、真如、智種、種智。以種智幻化法實相現。
福慧俱足現正等正覺佛身端坐大寶蓮花,如現佛身法器淨土等接受諸佛手灌頂加持授名號及其他。
  十一地佛地:
以一乘法以一切種智應化法。又名應化身佛。應眾生所求現應化無量身。圓滿菩提心及滿眾生所願。
十一地又名善淳地。以一乘法由一切種智以應化化身現各處度生。

(三).說明

清淨心清淨行般若行是由菩薩道度生行十般若波羅蜜多。實證中將第八識識種可轉識成智種。
轉依空智成真如清淨智種。度生福修現菩提金色智種。持戒行是現銀白色智種。
自心現智種常安住摩尼清淨處、自性清淨心,寂靜涅槃處。

(四).結論

由般若行改變自心識種成佛心成智種。種智。菩提。真如。最後修一切種智成。
此是由正法正見正行正道入菩薩道修十般若波羅蜜多再入一乘法,此為佛道究竟法。

(五).期許 願有緣同修此生能依藥師山大乘居士五法行,即懺悔行、福修行、清淨行、般若行、圓滿行。 進入般若行即波羅蜜多行,最終入一乘究竟圓滿行。


█藥師山大善知識 寶雲居士


 

財團法人新北市私立藥師山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
新北市平溪區平湖里石硿子36號    電話:02-86352082/0988-143394
版權所有   請勿轉載、摘截任何本站文章 

Line Q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