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型大小
雜阿含經卷第四白話註解(5)
雜阿含經卷第四白話註解(5)

藥師山基金會會訊第10期

雜阿含經卷第四白話註解(5)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藥師山 寶海居士 白話註解


(九四)僧迦羅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年少婆羅門名僧迦羅,來詣佛所,與世尊面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曇,不善男子云何可知?”
  佛告婆羅門:“譬猶如月。”
  婆羅門復問:“善男子云何可知?”
  佛告婆羅門:“譬猶如月。”
  婆羅門白佛:“云何不善男子如月?”
  佛告婆羅門:“如月黑分,光明亦失,色亦失,所系亦失,日夜消減,乃至不現。如是有人,於如來所,
得信寂心,受持淨戒,善學多聞,損己佈施,正見真實。於如來所淨信、持戒、惠施、多聞、正見真實已,
然後退失,于戒、聞、施、正見悉皆忘失,日夜消減,乃至須臾一切忘失。復次婆羅門,若善男子不習近善知識,
不數聞法,不正思惟,身行惡行,口行惡行,意行惡行。行惡因緣故,身壞命終,墮惡趣泥梨中。如是婆羅門,
不善男子,其譬如月。”
  婆羅門白佛:“云何善男子其譬如月
  佛告婆羅門:“譬如明月淨分,光明色澤,日夜增明,乃至月滿,一切圓淨。如是善男子,於如來法律得淨信心,
乃至正見,真淨增明。戒增、施增、聞增、慧增,日夜增長。復于余時親近善知識,聞說正法,內正思惟,行身善行,
行口善行,行意善行故,以是因緣,身壞命終,化生天上。婆羅門,是故善男子譬如月。”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譬如月無垢,周行於虛空,
一切諸星中,其光最盛明。
淨信亦如是,戒聞離慳施,
于諸慳世間,其施特明顯。”
  佛說此經已,僧迦羅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而去。

註解

  一位年輕的婆羅門,名叫僧伽羅,來詣佛所,和世尊面相問訊慰勞後,退坐在一邊。他問:如何知道(分辨)不善男子呢?
佛說:譬喻猶如月亮。婆羅門又問:怎樣知道(辨認)為善男子呢?佛說:譬喻猶如月亮。
 為甚麼不善男子有如月亮呢:好像月亮之黑分那樣。一旦如此,則其光明也會消失,色焰也會消滅,
其所系的也會失,日夜消減,乃至不顯現。譬喻有人,他曾在如來之所,得到深信寂靜心之義。曾受持清淨的禁戒,
善於勤學而多聞。一切都損己,而佈施他人,其正見乃非常的真實。雖然如是的在於如來之處勤學,
而得淨信、持戒、惠施、多聞、正見、真實,但是後來又再退失。對於持戒、多聞、佈施、正見等,
都統統忘失,都日夜消減,乃至須臾之頃,一切都已忘失。
  如果善男子不習近於善知識,不常常聞法,不正思惟,而身行惡行,口行惡行,意行惡行的話,
,在其肉身敗壞而命終時,就會墮入於惡趣泥梨(地獄)當中。像這種人就是不善男子。乃譬喻有如月亮。  譬喻善男子為如月亮:譬喻如明月,在淨分時會光明,其色澤日日夜夜都在增明,乃至到了滿月,一切都圓淨。和這情形一樣,一位善男子對於如來所說之法與律,而得到淨信之心,乃至正見真淨,而增明、戒增、施增、聞增、慧增,都日夜在增長。又在於余時,都親近善知識,去聽他所說的正法。聽後,內心正思惟,而身行善行,口行善行,意行善行。因此之故,能藉此因緣,在他的肉身敗壞命終時,能夠化生在天上。由此之故,善男子乃譬喻為如月亮。  譬喻滿月,沒有半點的垢穢,而在虛空中周行時,在一切星宿當中,其光明乃最為盛明那樣。
淨信也是如此,有持戒、多聞,而離慳貪的佈施,乃在於諸慳貪的世間裏,其惠施乃特為明顯。

(九五)生聞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生聞婆羅門,來詣佛所,與世尊面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曇,我聞瞿曇說言:
‘唯應施我,不應施余人,施我得大果,非施餘人而得大果。應施我弟子,不應施余弟子,施我弟子得大果報
非施余弟子得大果報。’云何瞿曇,作是語者,為實說耶?非為謗毀瞿曇乎?為如說說、如法說、法次法說,
不為餘人以同法來訶責耶?”
  佛告婆羅門:“彼如是說者,謗毀我耳。非如說說、如法說、法次法說、不致他人來以同法呵責。
所以者何?我不如是說:‘應施於我,不應施余,施我得大果報,非施餘人得大果報。應施我弟子,施我弟子得大果報,
非施余弟子得大果報。’然婆羅門,我作如是說者,作二種障。障施者施,障受者利。婆羅門,乃至士夫以洗器
余食著於淨地,令彼處眾生即得利樂,我說斯等亦入福門,況復施人。婆羅門,然我復說,施持戒者得果報,不同犯戒。”
  生聞婆羅門白佛言:“如是瞿曇,我亦如是說,施持戒者得大果報,非施犯戒。”
  爾時世尊復說偈言:
“若黑若有白,若赤若有色,
犁雜及金色,純黃及鴿色,
如是等牸牛,牛犢姝好者,
丁壯力具足,調善行捷疾,
但使堪運重,不問本生色。
人亦復如是,各隨彼彼生,
刹利婆羅門,毗舍首陀羅,
旃陀羅下賤,所生悉不同,
但使持淨戒,離重擔煩惱,
純一修梵行,漏盡阿羅漢,
于世間善逝,施彼得大果。
愚者無智慧,未嘗聞正法,
施彼無大果,不近善友故。
若習善知識,如來及聲聞,
清淨信善逝,根生堅固力,
所往之善趣,及生大姓家,
究竟般涅槃,大仙如是說。”
  佛說此經已,生聞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註解

  一位聲聞婆羅門,來詣佛所,在世尊前問訊慰勞後,退坐在一邊問:有一個知見唯一只能佈施給於佛(指唯供養佛),
不可惠施於其他之人。佈施佛的話,就能得大果(福)報,佈施其他之人的話,則不能得大果(福)報。
也應該佈施佛的弟子,不應該佈施其他之人的弟子。佈施佛的弟子的話,就能得大果報,並不是佈施他人之弟子能得
大果報(也就是說佈施供養佛教以外的弟子的話,則不能得到善的大果報。)你認為怎樣?講這些話的人,
是實在的嗎?是不是為了謗毀瞿曇你,才放出這些話的嗎?是否如人說而說?如此法而說?是否依法之次,
而將此法說過的嗎?是否為他人用同法來呵責的嗎?
佛說那些如是說的人 ,就是謗毀我的了。我之說,並非他們所說之說,不是如那種法而說,不是依他們所說之法
次而照法去說的。我所說的,不會致於他人用同法來呵責。為甚麼呢?因為我並不像他們之說那樣。
  如果我作那些如是之說的話,就會有二種的障礙。第一為障礙施主之佈施(指會障礙施主的福德),第二為障礙
受施者的利益。乃至是一位士夫,用洗器將餘食放著於淨地,也能使那個地方的眾生,即得利樂。
我說這些行為,也會入於福德之門,更何況又佈施於人,怎麼不會有福報呢?然而我也曾經說過:奉施於持戒的人,
能得果報,不同於佈施給犯戒的人。
  生聞婆羅門說:如是,我也是像如是而說:奉施於持戒的人,能得大果報,並不是佈施給犯戒的人能得大果報。
  世上有黑色的,也有白色的,也有赤色的,也有其他之色的。犁牛之有雜色的,以及有金色的,也有純黃色的,
和鴿 色的一樣。 像這些牸牛(雌牛),其牛犢(小牛)之姝好的,則如壯丁,其力都具足,調節使其善於行,
行的非常的快速捷疾。唯看其堪以運搬重物,不問其出生以來之甚麼色。
  人類也是像這樣的,各人都隨著各各不同的業力轉生而來。如生在剎帝利(王族)、婆羅門(祭司貴族)、
昆舍(商人)首陀羅(農工)或生為旃陀羅(屠者、賤民)那種最下賤之人,所出身的,均為不同的身份。
但是假使這些不同出身的人,如果能善持淨戒,能離開如重擔之煩惱,純一去用功修習梵行的話,
就能成為漏盡的阿羅漢。此人就是在於世間當中的善逝(了脫生死之人),奉施給這種人的話,就能得大果報。
對於愚癡而沒有智慧,而未曾聽聞正法的人,如果佈施給他,也並沒有甚麼大果,因為不親近善友之故。
  如果習近於善知識,以及如來,暨聲聞(指得道者)等人,而發清淨心,而深信善逝的話,即由於此根,
而愈會生起堅固之力
  之後就能往生之善道,出生在大姓之家,終能究竟入於般涅槃(寂滅、解脫)。大仙我(佛自稱),
乃說如是之法。(大仙本為外道向佛陀之尊稱,這裏乃循俗而自稱為大仙)

雜阿含經卷第四白話註解(5)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藥師山 寶海居士 白話註解

 

財團法人新北市私立藥師山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
新北市平溪區平湖里石硿子36號    電話:02-86352082/0988-143394
版權所有   請勿轉載、摘截任何本站文章 

Line Q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