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型大小
佛說處處經白話註解(四十二)
佛說處處經白話註解(四十二)

藥師山基金會會訊 第8期

佛說處處經白話註解(四十二)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藥師山 寶雲居士 白話註解


【經文】

經文一

佛言。阿那含有三結。一者癡結。二者世間愛結。三者見未諦未盡結。阿那含。譬如火上焰煙起不能有所燒。須陀洹。除八十八結。斯陀含除七結。阿那含除三結。阿羅漢無有結。須陀洹得道跡。斯陀含為往來得道。阿那含為不還世間。阿羅漢為不復著。

註釋

此段文介紹小乘法的聲聞弟子內心修行問題有四類。以此分成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共四種。

  • 結:指煩惱業障,即貪、瞋、癡、慢、疑、淫情業之引發不能解脫。

    一者癡結:由癡業煩惱。

    二者世間愛結:由愛種引發世間貪著情淫業煩惱。

  • 見未諦未盡結:即未見諦未盡結。

    「未見諦」:修行對真諦不明白(即不能見道),真諦指由觀人生苦集滅道四法所證。

    「未盡結」:不能滅盡諸結(煩惱)而輪迴不止(因愛結未了)。

  • 阿那含譬如火上焰煙起不能有所燒:阿那含修行若業起或瞋恨心起能自制。火上熖煙:指內心的業起或瞋恨心起。

  • 須陀洹除八十八結:須陀洹要解決八十八種煩惱。

  • 斯陀含除七結:斯陀含要解決七種煩惱

  • 阿那含除三結:阿那含要解決癡結。愛結。見未諦未盡結(指四聖諦真諦不明,也尚未了盡情債)。

  • 阿羅漢無有結:阿羅漢已經沒有情債(愛結)。

  • 須陀洹得道跡:須陀洹已經有修行道跡。

  • 斯陀含為往來得道:斯陀含還須來往世間輪迴修行。

  • 阿那含為不還世:阿那含一世之後不再來世間輪迴。

  • 阿羅漢為不復著:阿羅漢為已經證四果羅漢,已斷滅情淫樂。

經文二

何等為道跡。謂識苦。世間人不識苦。須陀洹為識苦。斯陀含為棄習。阿那含為知盡。阿羅漢為行道已竟。得須陀洹。別百刧乃得阿羅漢。何以故。乃百刧須陀洹。餘有十結不斷。不得阿羅漢。須陀洹但自憂身畏罪。不敢豫世間事。餘有十疑結不解。不解故便止住。

說明

此段文介紹小乘四種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修行方式。

註釋

  • 何等為道跡:什麼是學道之法?

  • 謂識苦:小乘修行者須認識苦,了解各種苦及苦空無我。

  • 須陀洹為識苦:須陀洹認識苦的來源。

  • 斯陀含為棄習:斯陀含為制心以戒制習慣及知見不對行為。

  • 阿那含為知盡:阿那含已經盡力了情之債務。

  • 阿羅漢為行道已竟:阿羅漢修行已經證滅受想定,以定力降伏第六識煩惱,且已了愛結。

  • 得須陀洹。別百刧乃得阿羅漢:修證須陀洹後還須別百刧乃得阿羅漢。

  • 何以故。乃百刧須陀洹。餘有十結不斷。不得阿羅漢:為什麼?百刧須陀洹後,尚餘十結,此十結不斷除不能證阿羅漢道。

  • 須陀洹但自憂身畏罪。不敢豫世間事:須陀洹自身怕犯罪,不敢介入關心世間事。

  • 餘有十疑結不解。不解故便止住:最後還有十結懷疑且不斷(解)則修行停止。上不了阿羅漢果位。

說明

十結(使)在指的是:

1.五鈍使(貪瞋癡慢疑)。

2.五利使:

  • (1)身見(執色身為實有)

  • (2)邊見(執二邊)

  • (3)邪見(如無因論)

  • (4)見取見(執錯誤知見認為可以入涅槃)

  • (5)戒禁取見(執非道戒禁)。

經文三

須陀洹所棄常有五下結。一者貪欲結。二者瞋恚結。三者見行結。四者戒貪福結。五者疑意結。亦謂從六天以下。以致世間貪欲瞋恚。貪身願疑為下結。須陀洹見因緣者。謂不犯五戒時當死。死不犯。餘人見急悉犯五因緣。須陀洹斷故。受新阿羅漢。新故悉斷。

說明

此段文介紹業障種類會讓眾生輪迴不得解脫。小乘道強調須去除五結及守五結戒可以不輪迴,小乘修斷滅法,以定力降伏第六識煩惱,死也不犯此五結戒及十使,由此入阿羅漢可解脫。

註釋

  • 須陀洹棄五結。貪欲結。瞋恚結。見行結。戒貪福結。疑意結:須陀洹除去貪、瞋、見行、戒貪福及疑業之煩惱。

  • 見行結:即執身見(即我見),執我(色身我)與我所(所見)為實有。見指知見。結:煩惱。

  • 戒貪福結:即戒取見,執非道戒禁。外道以修牛戒等苦行,認為如此未來可以升天得福為涅槃,如此是邪見。

  • 謂從六天以下:自欲界六天以下都有業煩惱。

  • 以致世間貪欲瞋恚:人界有貪瞋恚之業。

  • 貪身願疑為下結:因貪欲肉身願為人、疑空性而不明真相。下結:因貪疑業結成人身。

  • 須陀洹見因緣者:須陀洹見(認為)此五種結是投生人間的因緣。

  • 謂不犯五戒時當死。死不犯:此句是倒裝句,正確為「謂時當死不犯五戒。死不犯」,意思是就算死(堅持)也要守住五戒不犯,死也不犯。(五戒指不犯五結。即貪結、瞋結、見行結、戒貪福結、疑結)。

  • 餘人見急悉犯五因緣:擔心(急)見(認為)人犯五種結因緣而受果報輪迴。

  • 須陀洹斷故。受新阿羅漢:指初入阿羅漢位。須陀洹斷五結因緣故則入初受阿羅漢位。

  • 新故悉斷:初入阿羅漢位須斷滅除煩惱。不犯五結因缘。初入阿羅漢位仍須努力斷十使方證阿羅漢位,才能解脫。

經文四

菩薩畢故罪。罪畢得道。乃知非常苦空。非身非道。道人行道不當有所著。行須陀洹得須陀洹。行斯陀含得斯陀含。行阿那含得阿那含。行阿羅漢得阿羅漢。行辟支佛得辟支佛。行菩薩得菩薩。佛言。學者隨意所作。便得其報。如影響相隨。

說明

此段介紹菩薩道須過去因果業報宿債了完才能證到菩提,以如幻及幻化度生。小乘道其果位與菩薩道果不同,因修行方式不同。

註釋

  • 菩薩畢故罪:菩薩道成就須過去因果債務業障須了。畢:完結、成就。故罪:過去因果怨氣債務業障。

  • 罪畢得道:罪業消除,即業障因果宿債已了即證菩薩道。

  • 乃知非常苦空:乃知世間一切相是無常苦空。

  • 非身非道:是修真心空性,非執著人身,非求道法之問題。只要業垢及種子垢染除去現真心。

  • 道人行道不當有所著:修行之道是不執著有無之心。即離意識心之意。道:修行方法。有所著:執著有無之心。

  • 佛言。學者隨意所作:佛言修行人以自己之意及所願去實行。

  • 便得其報:因願不同其成就之果亦不同。

  • 如影響相隨:大乘修行觀心以如幻本尊法方便度生。相是如影、如響、如泡、如輪⋯⋯。以不執著相境,隨境現相變化身以度眾生。如十地菩薩因眾生不同即現各種不同身相度生。

說明

大乘菩薩道依願力及方便法、果位及成就不同。

譯文

  • 佛言,阿那含有三結即癡,世間情緣,未證也未修盡,阿那含修行有煩惱時,須以心抑制此煩惱。

  • 須陀洹須除八十八結煩惱。斯陀含須除七結煩惱。阿那含除三結煩惱。阿羅漢已無有結煩惱,指已斷情緣煩惱。

  • 須陀洹剛得道法初入門。斯陀含須再往來世間仍須輪迴。阿那含有一世在世間之後不再輪迴。阿羅漢已經斷除愛欲,不再輪迴世間。

  • 那什麼是學道之法?謂識苦,即修行人須認識世間苦來源,須陀洹為識苦。斯陀含為棄習,捨除不好習氣。阿那含為知盡,了知修行苦集滅道之法。阿羅漢知自己行道已究竟,情債已完結,不再輪迴。

  • 得證須陀洹,須別百刼乃得證阿羅漢,為什麼?乃百刼證須陀洹,尚餘有十結使煩惱未斷,如此不得證阿羅漢。須陀洹擔心入人身又犯罪業,害怕犯錯,由此不敢面對世間事,此時尚有十種煩惱解不了,因解不了故修行淹留停止。

  • 須陀洹所棄常有五下結。五種不好業垢行為煩惱。一者貪欲。二者瞋恚。三者見行。四者戒貪福。五者疑意。

  • 三界眾生是因貪、瞋、癡無明而引發貪、瞋、癡、慢、疑、淫業障。五結中貪欲身愛及疑是為不好行為,指須陀洹即是死也不犯此五結以此為戒,擔心人犯五結受因緣果報輪迴。須陀洹斷五結因緣後即入初阿羅漢果。新阿羅漢須修斷情欲(貪欲身愛)、了卻過去情債及十使,才能證阿羅漢道。

  • 菩薩修行是因果宿債了完能證道,由感世間無常、苦空、成住壞空,因由而修真心、空性、真如、菩提。證常樂我淨不動之境,此真心可以行幻化法,非認知以執著肉身及不正確道法有所得之心,發願行菩薩道並說明人修行時不應有所執著心,即心不執著有無,此真實意是指老實念佛進入離意識心修清淨心之意。

  • 修行須陀洹得證須陀洹果。修行斯陀含得證斯陀含。修行阿那含得證阿那含。修行阿羅漢得證阿羅漢。修行辟支佛得證辟支佛。修行菩薩道得證菩薩。佛言,修行者依自己因地願力修行,如此證得其果位,如此修行方法是如影如響與其本尊及意生身行如幻及幻化度生,其果位及成就不同,如是修如是果,果地成就即依如是證。

感言

此文中說出小乘大乘修行面對自己內心的煩惱業障問題。

如小乘以苦集滅道修,識苦後願意修行,以定力(滅盡想定)入第六識伏住煩惱八十八種問題不起,最後將十使及滅除貪欲深愛心及情緣結完,即可成就了阿羅漢,不再輪迴世間,又名斷滅法。

大乘菩薩道須因果怨氣宿債已了,不執著有無之修行、修清淨心、離意識心,又因慈悲發心度眾生離苦,以本尊意生身如幻及幻化度生,此是大乘方便法度眾生之法,又名如幻法及幻化法。

說明

如幻法是菩薩八地本尊成就,幻化法是菩薩十地成就,由空起用種智之運作。

總結

大乘小乘修福修慧依願而行,各種法門會影響修行之果地,其成就亦不同。

修行依根器,無論小乘大乘最後入塔修一切種智,才能完成福慧圓滿俱足莊嚴佛身及金蓮,此名佛乘又名一乘。

附註:

1.本經與雜阿含經所述義理相同,請參見雜阿含經卷三,七十一經。

2.菩薩道於十二類經中一一陳述,請參看。

3.佛道是一乘又名佛乘,請參看妙法蓮華經。

佛說處處經白話註解(四十二)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藥師山 寶雲居士

 

財團法人新北市私立藥師山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
新北市平溪區平湖里石硿子36號    電話:02-86352082/0988-143394
版權所有   請勿轉載、摘截任何本站文章 

Line Q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