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型大小
佛說大乘戒經
佛 說 大 乘 戒 經

藥師山基金會會訊 第8期

佛 說 大 乘 戒 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傳法大師臣施護奉 詔譯
█藥師山大善知識 寶雲釋義


經文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苾芻言。有破壞戒行壽命者。有斷滅善根者。出家難值發精進心堅固守護。若諸苾芻等於佛法中求解脫者。遠離一切諸惡苦惱。如佛所說寧捨身命而趣無常。不得縱心犯其戒律。若人捨命只壞一生。若復破戒令百萬生沉淪惡道。若人持戒當得見佛。戒為最上莊嚴。戒為最上妙香。戒為歡喜勝因。戒體清淨如清冷水能除熱惱。戒法最大。世間呪法龍蛇之毒而不能侵。持戒得名聞。持戒獲安樂。如是命終時。復得生天上。

佛言。苾芻。若犯律儀。譬如盲人不見眾色。亦如無足不能行道。遠離涅槃不到彼岸。若持戒人成就一切法寶。譬如賢瓶圓滿堅固。能盛一切珍寶。如是破損珍寶散失。若破律儀。則捨一切善法。先曾犯戒。而後心欲求涅槃。如去眼耳對鏡照面。何所堪能。

佛言。苾芻。女人無信不可親近。王恩雖勝不可恃怙。水沫無實不可撮摩。富貴無常不可久住。色相如花須臾變異。壽如熟菓不可久停。如急流渡船。如朽屋暫住。寧食毒藥不得飲酒。寧入大火不得嗜慾。

佛說是經已。時彼苾芻及諸菩薩。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佛說大乘戒經釋義序

筆者在道場幾十年,看盡同修多人,大家都有發心修行。發心很是珍貴,由於發心後,依律規則是安穩行,但是大都是以自心的業力行發心行事,不多時也因業力退失道心。心執著名利權力時,其心常在牽扯、苦惱中,總過不了那坎兒,更有心心數數自心作意,走入他心陷入泥沼中,行事中忘失菩提心,少有人自證修行及度生自在。有時也見同修行事時,破和合及不依律行。面對這些現象,筆者是很心憂心疼,有時也看不懂一直不明其真正的原因是什麼。

筆者常說道場是佛菩薩護法藉境藉事考試之處,也是心的煉金石處。唯有守護心依願行,不起他念、惡心及不依業行,如此是可以過關。同修唯有依四皈依行、依戒依律行,可以破自心的障礙。如此之心行可以走過千山萬水,全身不帶一塵及染業,保持心清淨行,作佛事及度生時自在無礙。世間知此心及心法者不多。近期也有少數同修依佛教導行,他們都是有發心發願戒行福修,才能從學習執某些事中,漸漸步入菩薩的菩薩道。由離心意意識的自我意識心中學習,由做中學利他行,即菩薩的菩薩道。

筆者在某情境中,發現同修發心發願後,忘失律規而自以為是行事,結果所行非菩薩的菩薩道。換句話說,沒有四皈依行修行會受影響,令筆者惶恐。故再次在道場中強調以戒為師,依律行儀的重要。如此可以入甚深妙法中修清淨心修菩提走入大乘法教。

筆者由懺法行教導同修時,發現過去所作黑集團事能解決並被原諒,但是過去是吸毒玩樂飲酒作樂,如此果報是傷及心識及神識,久久難以恢復。筆者發現縱慾、雙性戀及各種邪淫事,最後神識成骷髏相,非莊嚴身相。此即執著過度淫情業能使神識現之業相並受心苦,墮入糞尿地獄或其他各地獄苦,輪迴人間時仍受苦劫難無盡期。

筆者發現以五毒心行事後,神識是依業成各身相,多不可思議的像法轉時的秘密事。如現毒蛇、蜈蚣、螃蟹、龍族、精怪、神明、天神…。此經直指五毒心比吸毒飲酒作樂及縱慾修邪法好處理及教導,只要懺法行是可以解苦相,助離此畜牲身形。

今了知修行基礎是懺行、消業、皈依、發心、戒行及福修。希望在山上安心依律戒行,往昔所造諸惡業終有盡時。在佛力加持教導下,一日日神識是漸漸清淨而現光明。依佛求生回淨土、國土或入天道,不再墮入惡道。終有一日入大乘甚深般若波羅蜜法教中。此才是我們法行(依法教修行、如法而修)時一些通關密語。

今在此強調修行戒律重要必須遵守,大乘法修行更須注意二件事,即守好情緣戒且不要飲酒中毒及碰毒品。此二事影響神識百千萬劫,真實不虛。

前言

佛說大乘戒經很短,但是很重要。世尊開示給比丘及正在修行如地前位小菩薩。此時此刻須依戒行,依律行儀,修得五蘊清淨戒及戒體成就。如此行悉壇法佈施般若波羅蜜能利益法界眾生,終究可證菩提成十地菩薩摩訶薩。

若是過去犯毒品縱酒及犯戒行淫事,終無法入寂淨清淨心第八識,也無法以清淨心自見面相,更無法修般若波羅蜜到彼岸智慧轉識成智的智種處。換句話說,無法入正八地修行及證菩提成佛。修行道路本是遙遠漫長,在漫漫長夜中自覺苦惱不斷,其實都是有發生的因緣。如過去修邪法,執法實有,想快速成就,終又入旁門左道,永無出期。

文中強調寧可以五毒心做了黑集團事,也不要犯毒品縱酒及犯戒行淫事或同性戀事。因前者懺法行奉還終可盡,但是後者傷神識及識心則很難恢復清淨心,如此是很難修行。

文中教導修行人觀世間無常,一切富貴榮華如浮雲,青春美貌必有盡時,一切一切如泡沫非實在。須以戒行律規保護神識不染垢染,唯有修行後證自己有真心空性是真實,破無明現真如修菩提,可以將阿賴耶識轉識成智即成佛。故律規即如繩墨可引導修行人上達法身慧命,而下接引依願佈施眾生,滿願各道各類眾生。筆者了解若是不守三昧耶戒及大乘菩薩戒經,必定無法行般若波羅蜜佈施,只有淹留或暫停。若嚴重犯戒,只有將其開除佛門。神識烙印百千萬劫不消失,受苦無量。無法入佛門修正法證菩提。

世尊語重心長諄諄教誨,佛弟子修行時上求佛法下化眾生,在茫茫大海中航行無所依時,須依戒行依律規。在四皈依下依次地到十皈依,可以安全到清淨心修一切種智成就,即自現莊嚴佛身相及端坐大寶金蓮花,如楞伽經所云。

最後世尊在大乘戒經中開示有二件事是難以解決及處理,若是以五毒心行事,其果報尚有盡之日,而影響修行人神識最大的二件事,一則是飲酒中毒及施用毒品使神識昏迷心慌很難控制心緒,另一則是縱慾於美色中,情執淫事或同性戀。此二事使神識識心難恢復清淨,不可不慎呀!今願有緣善男子善女人聞此經能皈依佛及依戒行福修早證菩提。

佛說大乘戒經 釋義

〇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解釋

  • 如是我聞:阿難確認此經是世尊開示。

  • 一時:當時,某時。

  •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世尊在舍衛國祇樹給 孤獨園的衹園精舍弘法。話說那時,舍衛國的祇 陀太子與給孤獨長者是二大居士。給孤獨出資向 祇陀太子買下三分之二的園林土地,太子則獻出 三分之一的園林土地及園林中的所有林木,二人 共同發心建設精舍名為祇園精舍,請佛及佛弟子 長住。故世有祇樹給孤獨園,園中精舍名為祇園 精舍。恭請世尊住世弘揚法教。

釋文

記錄當時世尊開示本經地點。

〇爾時世尊告苾芻言。有破壞戒行壽命者。有斷滅善根者。出家難值發精進心堅固守護。

解釋

  • 苾芻:比丘眾。

  • 破壞戒行壽命者:毀戒行及奪人命者。

  • 斷滅善根者:斷他人發心善心善念善行的人。 如此使其無法發心福修成就菩提。

  • 堅固守護:堅固守護菩提心。

釋文

世尊對比丘眾開示,若是行為有破戒行及奪人命或有斷他人發心善心善念善行的人,過去有如此因,今生即使是出家比丘,也是很難修行,即使發心精進心修般若及堅固守護菩提心,也無法入正法行。

說明

過去因果多、宿債多及斷人法身慧命,此生是很難修行。

建議

先由懺行修。福修。債還及善行關懷行。

〇若諸苾芻等於佛法中求解脫者。遠離一切諸惡苦惱。如佛所說寧捨身命而趣無常。不得縱心犯其戒律。

釋文

若諸比丘等修行者想要佛法中求解脫,遠離一切諸惡苦煩惱事,如佛所說,寧捨身命,觀世間無常,也不能縱慾及犯戒規律儀。

說明

1. 修行人須制心,不再造業及作惡事,堅守原則寧捨身命也不隨眾生做惡行。

2. 修行是面對過去及現在煩惱事,以解決過去所造諸惡業,如此才能解脫自在。

〇若人捨命只壞一生。若復破戒令百萬生沉淪惡道。

釋文

若人命盡捨生只壞此一生,神識護住仍然入善道淨土。 若是比丘又破戒行,則神識百萬劫入惡道無法出離。

說明

命壞是此一生,若神識破戒因業力則百萬劫入惡道。

〇若人持戒當得見佛。

解釋

  • 佛:意生身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由度生能力具十名號。證菩提真如種智及證一切種智行。以如幻幻化能力,光中化佛無數廣度有情眾生。

釋文

若是比丘有持戒依律行,必得佛力加持庇護教導及諸金剛護法護持,了解法界公平正義行,終究證空性菩提真如種智,證自覺聖智,現莊嚴身相及端坐大寶蓮花王,諸佛授手摩頂、灌頂授記並授名號,此時是十地菩薩摩訶薩。當得自證自見意生身成佛身。

說明

持戒是菩提之母,終可成佛。

〇戒為最上莊嚴。戒為最上妙香。戒為歡喜勝因。戒體清淨如清冷水能除熱惱。戒法最大。世間呪法龍蛇之毒而不能侵。持戒得名聞。持戒獲安樂。如是命終時。復得生天上。

解釋

  • 戒為最上莊嚴:戒行現最上莊嚴身相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 戒為最上妙香:戒行現最上妙香處。

  • 戒為歡喜勝因:戒行為諸佛庇護及護法護持,此是入甚深微妙法的歡喜殊勝因緣。

  • 戒體清淨如清冷水能除熱惱:五蘊具有戒體時,現瑩光清淨膜,可以離世間煩惱及習氣。

  • 戒法最大:起心動念依戒依律,以戒律為舵。依止戒律能上接法身慧命,下度眾生有所依。

  • 世間呪法龍蛇之毒而不能侵:度生時若遇世間呪術時,任何毒不能侵害。

  • 持戒得名聞:因持戒行得諸佛開示正法教。

  • 持戒獲安樂:因持戒行獲諸金剛護法護持得安樂。

  • 如是命終時。復得生天上:此生命終時依願回淨土佛國,或可投生天上享勝妙樂。

說明

了解戒及持戒。遵守人間律及法界律。心安樂終可回淨土國土。也可入天界享天福。

〇佛言。苾芻。若犯律儀。譬如盲人不見眾色。亦如無足不能行道。遠離涅槃不到彼岸。

解釋

  • 涅槃:涅槃是指寂靜的清淨第八識又名清淨心。

  • 彼岸:依般若波羅蜜修到智慧之處曰彼岸。

釋文

佛言。比丘!若一旦犯律規,如眼盲及沒有腳,此時無法度生。修行暫停、修行淹留或開除佛門,不能繼續修般若波羅蜜,無法入涅槃寂靜的清淨第八識,無法修菩提真如種智,無法證十地菩薩摩訶薩。

說明

犯律規,神識不明及垢染,無法度生,眾生無法得利益。

〇若持戒人成就一切法寶。譬如賢瓶圓滿堅固。能盛一切珍寶。

釋文

若有持戒修行人具有戒體及成就,如五蘊清淨戒及戒行成就咒。此時以悉壇法度生可悉地成就及滿一切眾生願。如同寶瓶內具一切珍寶可佈施各道眾生,包括三界六道或四生九有,無所匱乏。

說明

若是四皈依行。福修。戒行。可以發心行佈施般若波羅蜜,眾生得利。

〇如是破損珍寶散失。若破律儀。則捨一切善法。先曾犯戒。而後心欲求涅槃。如去眼耳對鏡照面。何所堪能。

釋文

若是破戒及毀犯律規,則如同珍寶破損,捨棄度生一切善法,無法佈施給眾生。

若過去生曾犯戒規,今發心求安住涅槃寂靜的清淨第八識,如同人沒有眼耳無法知曉,意生身無法覺受清淨第八識,如何能修行及度生?

說明

一旦破戒,則無法清淨行。

〇佛言。苾芻。女人無信不可親近。王恩雖勝不可恃怙。水沫無實不可撮摩。富貴無常不可久住。色相如花須臾變異。壽如熟菓不可久停。如急流渡船。如朽屋暫住。寧食毒藥不得飲酒。寧入大火不得嗜慾。

解釋

  • 女人無信不可親近:無信指沒有誠信,滿口騙人,以自己利益為主,須遠離這種人。

  • 水沫無實不可撮摩:水泡沫不實,隨時消失。

  • 無常:生住滅,無法久留,隨時變化。

  • 朽屋:譬如神識具無明業障煩惱,如同朽壞快倒之屋。

  • 毒藥:起五毒心。

  • 飲酒:指毒品及酒精中毒。

  • 大火:瞋恨業。

  • 嗜慾:貪欲及喜貪色欲。

釋文

佛言:比丘,女人無誠信之心,滿口騙人,以自己利益為主,須遠離此種女人。道場是不可以親近及重用此種無誠信之人。國王恩寵雖殊榮但是不可長久,如同水泡沫不實隨時消失。富貴榮華因無常亦無法久留。色相美貌不長久隨年齡變化。壽命猶如果熟時衰老命終無法久留。神識在道中如急流泛舟渡船。今神識是具有無明業障,如同暫住此朽壞木屋中,說明比丘亦是此生有無明及很多業障煩惱。勸比丘守五戒不飲酒,寧願做錯了一些五毒心事,如此懺行後還可改,但飲酒中毒及施用毒品使神識昏迷及心慌很難清醒,修行很難修菩提。寧可有瞋恨業也不要縱慾於美色,情執淫事或同性戀中。

說明

修行影響神識最大的是二件事。一則飲酒中毒及施用毒品,使神識昏迷心慌很難控制。另一則是縱慾於美色,情執淫事或同性戀中。

〇佛說是經已。時彼苾芻及諸菩薩。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說明

佛說此經完畢,此時比丘及諸菩薩皆歡喜信受奉行,遵守戒行以律行儀。

佛 說 大 乘 戒 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傳法大師臣施護奉 詔譯
█藥師山大善知識 寶雲釋義

 

財團法人新北市私立藥師山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
新北市平溪區平湖里石硿子36號    電話:02-86352082/0988-143394
版權所有   請勿轉載、摘截任何本站文章 

Line Q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