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型大小
雜阿含經卷第三白話註解(5)
雜阿含經卷第三白話註解(5)

藥師山基金會會訊 第4期

雜阿含經卷第三白話註解(5)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藥師山 寶海居士 白話註解


(八二)竹園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支提竹園精舍。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多聞聖弟子於何所而見無常、苦?”

  諸比丘白佛言:“世尊為法根、法眼、法依,唯願為說,諸比丘聞已,當如說奉行。”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多聞聖弟子于色見無常、苦,於受、想、行、識見無常、苦。比丘,色為是常、無常耶?”

  比丘白佛:“無常,世尊。”

  “比丘,無常者是苦耶?”

  比丘白佛:“是苦,世尊。”

  “比丘,若無常、苦,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甯于中見我、異我、相在不?”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故比丘,所有諸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皆非我、非異我、不相在。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多聞聖弟子如是觀察,厭於色,厭受、想、行、識。厭故不樂,不樂故解脫,解脫故,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多聞聖弟子于中見我、異我、相在:弟子可見色身中有我,色身不是我,靈魂有相?

◎一切之色,不管是過去,或者是未來,或者是現在,或者是內、是外,是粗、是細,是好、是醜,是遠、是近,那些一切,均為非我、非異我、不相在。受想行識,也是同一原理。

(八三)昆舍離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毗耶離獼猴池側重閣講堂。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多聞聖弟子於何所見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是平等正觀,如實知見?”

  比丘白佛:“世尊為法根、法眼、法依,唯願為說,諸比丘聞已,如說奉行。”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多聞聖弟子于色見非我、不異我、不相在,是名如實正觀。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佛告諸比丘:“色為是常、為無常耶?”

  比丘白佛:“無常,世尊。”

  復告比丘:“若無常者,是苦不?”

  比丘白佛:“是苦,世尊。”

  “比丘,若無常、苦,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于中甯見有我、異我、相在不?”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故比丘,所有諸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皆非我、不異我、不相在,是名如實正觀。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多聞聖弟子如是觀察,於色得解脫,於受、想、行、識得解脫,我說彼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純大苦聚。”

  佛說此經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 同上。

(八四)清淨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是無常,無常則苦,苦則非我,非我者,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實知,是名正觀。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多聞聖弟子于此五受陰非我、非我所觀察。如是觀察,于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取故無所著,無所著故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 同上。

(八五)正觀察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比丘,於何所不見我、異我、相在?”

  比丘白佛:“世尊為法根、法眼、法依,唯願為說,諸比丘聞已,如說奉行。”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於色不見有我、異我、相在,不於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比丘,色為是常、無常耶?”

  比丘白佛:“無常,世尊。”

  佛言:“比丘,若無常者,是苦不?”

  比丘白佛:“是苦,世尊。”

  “比丘,若無常、苦,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甯于中見我、異我、相在不?”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故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比丘,多聞聖弟子觀察五受陰非我、非我所。如是觀察者,于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取者無所著,無所著故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 同上。

(八六)無常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無常色有常者,彼色不應有病、有苦,亦不應於色有所求,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以色無常故,於色有病、有苦生,亦得不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比丘,于意云何?色為常、為無常耶?”

  比丘白佛:“無常,世尊。”

  “比丘,無常為是苦不?”

  比丘白佛:“是苦,世尊。”

  “比丘,若無常、苦,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于中甯見是我、異我、相在不?”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故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非我所如實知。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多聞聖弟子正觀于色,正觀已,於色生厭、離欲、不樂、解脫;受、想、行、識,生厭、離欲、不樂、解脫: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 若無常色有常者,彼色不應有病、有苦,亦不應於色有所求,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以色無常故,於色有病、有苦生,亦得不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如果把無常之色身,認為是有常的話,則色身就不應該會有病有苦的,也不應該對於色身有所求,比如:欲令色身如是,不令色身如是。由於色為無常之故,這些色,當會有病有苦之發生。當然也就不能欲使其如是,或欲使其不如是的了。受想行識,也是如此。

(八七)苦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是苦,若色非是苦者,不應於色有病、有苦生,亦不欲令如是,亦不令不如是。以色是苦,以色是苦故,於色病生,亦得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比丘,色為常、無常耶?”

  比丘白佛:“無常,世尊。”

  “比丘,無常者是苦不?”

  比丘白佛:“是苦,世尊。”

  “比丘,若無常、苦,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甯于中見我、異我、相在不?”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故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實觀察。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多聞聖弟子于色得解脫,於受、想、行、識得解脫,我說彼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純大苦聚。”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 同上

雜阿含經卷第三白話註解(5)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藥師山 寶海居士 白話註解

 

財團法人新北市私立藥師山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
新北市平溪區平湖里石硿子36號    電話:02-86352082/0988-143394
版權所有   請勿轉載、摘截任何本站文章 

Line Q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