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型大小
佛學與學佛之關係
佛學與學佛之關係
藥師山通訊 第86期
佛學與學佛之關係
▓藥師山 紫雲

佛學是釋迦文佛以口述將修行及渡生時之因緣及過程說出,由弟子集結成三藏及十二部經,中國有大師如玄奘等至印度取經,經海路及絲路帶回西安及佛寺翻譯出無量經典,讓後世有所依,功不可沒。

學佛(佛教)是當時釋迦文佛(太子出家修行)於菩提樹下夜睹明星(指修行入空性)、恢復修行果位,由此開始行道,教導五位侍衛及家人,並廣度有緣修行人。其中有阿難、迦葉、須菩提、舍利子、居士、國王……以了脫生死、空性、如幻……等各種修行方法及隨機隨緣度生之法。

本師(釋迦文佛)涅槃後,由弟子集結紀錄成三藏十二部經,這些實修經驗很珍貴,如同尋寶圖。

故佛學與學佛(佛教)是一是異的一體二面。實修實證時,即是說明學佛(佛教)不離佛學,翻譯經典時,面對佛學是不離實證過程的學佛(佛教)實證經驗,如此才能瞭解整個佛法的真實義。

下面略說學佛是修心及度生的功夫,由發心到成佛需時不少,藥師山的修學概要亦是隨同修根器及次第教授之。

學佛須面對聞、思、修、行、證。

1. 瞭解心:須修清淨心,將妄心之垢除去,顯現真心。

2. 修行方法:依次第修行。六道觀音、明道法門(五多法、了債法)、求生淨土、一門深入(迴向、供養、懺悔……)、密法(本尊、佈施、還債……三昧等),依次第法門修行。

3. 須得佛菩薩加持、護法護持,心向正向,並依善知識教導。

4. 由發心到成佛須經三大阿僧祇劫,於漫長歲月中勿退轉。故修行時面對自己的因果、業障、怨氣、債務、情緣,如何面對心情的起伏、如何制心、如何降服其心,須要學習。

5. 瞭解上求佛法及下化眾生是我願,終極亦如佛身可以幻化各身,遊戲於法界,瞭解學佛時須得佛力加持,一些修證時的印證,在佛經上可以看到本師當時所敘述即如是。秘笈有時亦在佛學書中,每本經都描述出某階段的過程,這是須經實證。由聞思修到學修行證,其心歷歷如筍剝殼,證明空性修十般若,此時再次發菩提心願為眾生服務,不嫌眾生,得諸佛授手灌頂,大寶蓮花現,入華藏世界,完全入不可思議之境,佛經所言是不可思議境,非人意識心之境。

佛學與學佛之關係
▓藥師山 紫雲

 

財團法人新北市私立藥師山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
新北市平溪區平湖里石硿子36號    電話:02-86352082/0988-143394
版權所有   請勿轉載、摘截任何本站文章 

Line QR